台灣從模仿到代工 電腦普及推手

更新日期:2010/05/29 04:02 林上祚/台北報導

中國時報【林上祚/台北報導】


全球電腦之所以能夠有今日普及程度,台灣居功厥偉,從最早模仿蘋果電腦Apple II,到後來生產IBM PC XT,因為模仿,台灣廠商一度吃上侵權官司,但也因為接受IBM、微軟英特爾的規格制定,台灣將個人電腦平民化, 成為全球電腦普及的最大幕後功臣。


台灣電腦科技史有幾個重要里程碑,一九七五年神通電腦成立,引進全台第一部小型微電腦商用系統Q1,隔年 並引進英特爾微處理器;隔年成立的宏碁,初期也是零組件代理商,創辦人施振榮自己買電腦原料與零件,在公寓陽台上,照著設計藍圖,蝕科電腦主機板,在這簡 陋環境下,台灣孕育出第一台電腦。


一九八一年,由宏碁生 產的台灣第一台電腦「小教授一號」(MPF I)誕生,這是模仿蘋果電腦Apple II設計而來。隨後,小教授二號與三號陸續誕生,並且外銷歐美國家。


小 教授成功後,蘋果對台灣廠商祭出法律行動,一九八二年台灣登上了美國時代雜誌封面故事(標題為「海盜王國」),內容指控台灣廠商模仿行徑。一九八四年,宏 碁生產IBM PC XT相容的電腦,再度遭到美國海關查扣,當時,經濟部出面與美國斡旋取得美國諒解,台灣開始照著IBM、英特爾等美國廠商所制定的規格製造電腦。


在 取得合法生產電腦的權利後,台灣廠商大量生產低價電腦,從桌上型電腦、主機板到筆記型電腦代工,台灣幫助美國科技大廠打下半壁江山,如今貴為軟體業巨人的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,之所以願意為台灣精品代言,即是感念台灣科技廠商所做的努力。


事實上,十台筆記型電腦,有九台是台灣廠商製造,台灣囊 括了主機板市場九成江山,只不過,組裝的基地十年前慢慢地移到大陸,組裝廠只賺取不到四%的毛利,一台一萬元不到的小筆記型電腦,組裝的毛利只有四百元左 右。如今一年二億台電腦,只能靠著大陸數以百萬計的員工,不分晝夜地組裝。






藤曰:其實不要看組裝一台毛利只有400元左右,


一年二億台,獲利還是很可觀的.....


所謂大者恆大....也要有完整的團隊才能進行這項工作,


就跟經營一家電腦公司一樣,


如果沒有資源及體系,只能靠別人支援了~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藤小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