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小二客製化電腦規劃-埔里羅先生 I7影片剪輯機,I7-6700+技嘉H170-Gaming 3+32G+Intel 600P 256G/M.2 SSD+技嘉GTX750顯示卡,M.2 SSD 極速傳說 Part 2!(2016/9/11)
賣電腦,簡單嗎? 看完這篇文章,
你就知道客戶跟會藤買電腦的原因了!
幫客戶配置電腦,都是要用"心",
也才能讓使用者能感受到你的堅持及風格!
※本文章所採用的電腦規格,
即為當下主要的規格,
只是一個做為記錄的組裝成品,
而非長態性銷售的樣品,
若有網友或客戶要請藤規劃電腦,
都是要重新去做討論及規劃的哦!
所謂的示範機,
主要是讓客戶可以看本篇文章,
針對特定零件所做的開箱及測試,
像此機的亮點則是M.2 SSD!
藤預測,此機的規格及價錢,
是客戶比較能接受的程度。
※高階一台組裝電腦的價格,
動輒三萬到五萬六萬元,
你總不希望花那麼多錢買來的電腦,
結果沒有給力的維修後勤及溝通窗口吧!
此外,
店家幫你規劃電腦的人,
不見得是幫你組裝電腦的人,
不見得是幫你維修電腦的人,
不見得是讓你電腦依靠的人,
就像一台賓士車,若要維修,
也是要找專修賓士車的師傅才行...
㊣如果您想要誠心請藤為您操刀電腦組裝
請詳看→藤牌電腦組裝菜單
2016年主要示範機成型了,其中包括了GTX1060、1070、1080 RX470的顯示卡開箱
藤小二客製化電腦規劃-桃園李小姐 I7天湖 遊戲機,第六代 I7-6700+技嘉H170-Gaming 3+16G+混合碟+技嘉GV-N1060G1 GAMING-6GD 顯示卡(2016/7/25)
藤小二客製化電腦規劃-竹北陳先生 I7天湖影音機,I7-6700+技嘉H170-Gaming 3+16G+Intel 600P 256G/M.2 SSD+技嘉 RX 470 G1顯示卡,M.2 SSD 極速傳說!(2016/8/27)
藤小二客製化電腦規劃-埔里羅先生 I7影片剪輯機,I7-6700+技嘉H170-Gaming 3+32G+Intel 600P 256G/M.2 SSD+技嘉GTX750顯示卡,M.2 SSD 極速傳說 Part 2!(2016/9/11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藤小二2016/8/28慎重聲明:
藤的電腦開箱測試,主要是以教網友如何看待
新零件的優缺點及適合的組裝方式,以及注意事項。
這與一般職業開箱寫手不同。
藤在做各項數據測試時,
只會做基本的測試(太空戰士14+3D MARK 11+甜甜圈),
因為藤這幾年的測試模式都如一,網友也看的比較懂,
不像有些職業開箱寫手,
會安裝很多遊戲去做顯示卡及遊戲間的測試,
大家要知道,藤每天光是檢測電腦及組裝電腦
就已經忙鼠了,所這種開箱文,
只是要給網友及同行們,帶來一個不同的電腦觀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今日 藤又要開箱一台模範機了。
藤平常組裝電腦,其實都不會PO文章,只有特殊規格需要展示的,
才會特別開箱一篇給大家品嘗,
不像有些店,組一台就PO一台,
是很怕別人不知道有在組電腦???
M.2 SSD已經沒什麼好寫了,所以後面不會再開箱了,
這篇只是寫給影音編輯的使用者參考看看,
做影片編輯,一定要用到M.2 SSD嗎?
其實不一定,用一般Sata SSD也是可以,
甚至混合碟也是可以,
但那只是個人奇模子問題。
今天這台,是來自埔里的羅先生,
是埔里某宮廟的資訊人員,
最主要的需求是拍攝宮廟活動影片,
要做大量的影片剪輯,然後上傳到Youtobe。
原先舊的電腦是華碩品牌機,A8-5500 CPU+8G+鳥顯示卡,
拍攝的影片平均是十幾G,
經過MovieMake剪輯出的檔案大概2G。
但電腦常會剪輯到一半就當掉,
或是轉檔都要等很久。
另外需求就是要用無線的方式上網,
因為他們區域網路不普及,
所以目前只能用手機Wifi上網。
藤先前有自己做過婚禮MV,
所以知道那種速度慢及程式當掉的辛酸。
羅先生有看藤先前的開箱:
I7-6700+技嘉H170-Gaming+Intel 600P 256G M.2 SSD+技嘉RX470開箱
所以對M.2 SSD有極高的興趣及挑戰,
因為他不想一直等等等啦!
轉檔速度,其實顯示卡不是非常的重點,
重點在於CPU,記憶體,甚至硬碟等等。
CPU採用第六代天湖 I7-6700
主機板採用五年保固的技嘉H170 GAMING 3
記憶體採用金士頓32G記憶體。
顯示卡採用技嘉GTX750TI等級即可,
無線網卡則採用內建式的TP-LINK WN781ND PCI-E。
硬碟則是採用Intel最新的M.2 SSD,
這已經是藤用的第二顆了。第二顆硬碟則是直上2TB HDD。
藤小二電腦零件備忘錄-Intel消費性市場3D NAND第一彈—Intel 600P M.2 SSD!TLC顆粒!(2016/8/26)
2016/9/11測試256G M.2 SSD 移檔案速度
1.桌面16G檔案移到HDD,大概四分鐘
2.桌面16G檔案移到C槽其它位置,大概二分鐘
至於系統備份部份,確定易數不支援M.2 SSD,
所以用另一套即可!(不要問)
電腦規格:2016/9/11
CPU | Intel I7-6700 3.4G6M HD 530 1151腳位 四核心 |
主機板 | 技嘉 H170-Gaming 3 V1.0主機板 (五年保固) |
記憶體 | 金士頓 16G + 16G DDR4-2133 記憶體 |
硬碟 |
Intel 600P 256G/M.2 PCIe 2280 SSD(五年)+ Seagate 2TB 硬碟(三年保固) |
光碟機 | 華碩 DVD SATA 燒錄器 (一年保固) |
顯示卡 | 技嘉 GV-N75TD5-2GI 顯示卡 |
電源 | 佶偉 IRON 650W 銅牌電源供應器(三年保固,風扇朝下) |
機殼 | 保銳 紅框 黑魅騎士機殼 (USB3.0+2.0) |
無線網卡與M.2 SSD放在同區,其實是不影響。
※如果有採用M.2 SSD者,
主機板建議選這片技嘉H170 GAMING 3主機板,
因為在CPU下方就有一個M.2槽,
會比放在顯示卡位置還來的安全。
接在技嘉H170 GAMING 3主機板最上面M.2槽的,
它的名稱是:M2D_32G M.2,PCIeX4 SSD(主機板對照圖)
你的硬碟及燒錄器的SATA排線必須要接在SATA3的4、5位置,
如果你接在0 1 2 3 這四個SATA埠,
BIOS裡面會偵測不到,很多網友可能會死在這關卡。
這是藤覺得原廠設技非常爛的地方。
(每片主機板設計不同,請參閱主機板說明書)
另一組M.2槽是在顯示卡位置那邊,
它的名稱是:M2A_32G M.2,PCIeX4 SSD(主機板對照圖)
如果你的電腦會接到三個SATA(SSD+HDD+燒錄器)
那麼你的M.2 SSD就要裝在第二個位置才行,
藤在2016/9/24有測試過了,
如果不想接在第二個位置,那就得捨棄燒錄器。
比較新的主機版,BIOS不用去做任何設定,
直接就可以正常偵測到M.2 SSD,
(早期舊版的還要掛驅動程式才能偵測到M.2 SSD)
可以用光碟機放Win10光碟片去安裝系統,
一路安裝進到桌面即可!
下面是主機板說明書,藤可是研究很久才知道SATA線材要怎麼接。
※G1.Sniper B6主機板,目前還不支援Intel 600P 256G/M.2 SSD,
李大師有與技嘉工程師討論,目前官網的主機板F3的BIOS無法辨識,
工程師有給F4 BEAT版的BIOS,即可正常辨識了,但官網還沒上架提供,
另外W7還是會不支援驅動程式,建議用W10系統即可自動辨識驅動。
藤的SSD測試程式:傳送門
Intel 600P 256G/M.2 SSD 測試數據
M.2 SSD的溫度並不高,約在三十多度,
讀取速度確實達到1500M,
比一般SATA SSD快了三倍左右,
傳統SSD約在550M左右。
藤有測試將2G檔案從3.0隨身碟放到M.2 SSD的C槽,
大概耗費10-12秒左右,真的是極速...
2016/9/11測試256G M.2 SSD 移檔案速度
1.桌面16G檔案移到HDD,大概四分鐘
2.桌面16G檔案移到C槽其它位置,大概二分鐘
而且藤手摸M.2 SSD 有點小溫度,保險起見,
在黑魅騎士機殼側邊加裝小風扇,向內幫顯示卡吹涼,
同時也可以幫M.2 SSD降溫一下。
恁娘卡涼...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最後的最後,藤還是要嘮叨一下,
為什麼藤會建議客戶能依我們建議的零組件去組裝電腦?
因為藤早年賣過幾年的品牌電腦,
這種統一組法的觀念不錯,
可以去檢視所採用零件在用了幾年後的穩定性,
這樣比較可以掌握零件的品質,
這即是品牌電腦的概念。
如果因為客戶更改了部份零件選擇,
這會讓原先的品質打了問號及折扣,
是會變的更好,還是變的不穩,
藤也不知道...
但等到真的遇到故障了,
客戶跟藤,就得受罪了...
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非常排斥神單規格的原因,
零件品質狀況皆不是我們可以了解及觀察的,
故障率高或經常性的維修,
修一次就賭爛一次,
那不如不賣...
這也是做第一線維修人員,所能感受的心情。
一個師傅,要把他的產品做成精品,
會對各方面有所堅持,
這樣賣給客戶的品質,他才能安心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藤小二電腦組裝手札-關於採用技嘉GTX970 1060 1070 1080顯示卡,機殼要怎麼選,散熱方式的注意事項!(2016/7/27)
早在先前技嘉GTX970顯示卡上市後,
藤就有在研究這款顯示卡的排熱方向及散熱方式。
若您顯示卡是採用技嘉N970G1 GAMING-4GD
(如同現在的技嘉GTX1060 1070 1080顯示卡)
顯示卡排放的熱氣是往側蓋方向排出。
(一般顯示卡是往後方排出去)
這類顯示卡平常待機時(上網,聽音樂,看影片)
其實溫度都很低的...
但如果有玩遊戲,尢其是單機遊戲大作,
顯示卡就會發熱起來,
此時顯示卡就會一直大量的排放熱氣,
久了,便會讓機殼側邊發熱發燙,
若熱氣無法有效的排出去,
這股熱氣會一直在側蓋邊流動,
會影響到的是主機板晶片,右下角的硬碟,
以及顯示卡本身的PCB版,還有顯示卡下方的炮兒。
如上圖↑
你的玉手也可以去摸顯示卡下方的電源供應器外殼,
應該會感到燙燙的,
你要知道,電源供應器外殼的上層是什麼?
PCB版,電容等零組件,
若常期發熱的情況,會有什麼後果? 啪啪啪...
這也像男生精蟲滿戴時,該需要打開D槽...
上述的情況,
是藤組裝很多台高階顯示卡所獲取的驗證及經驗,
沒經驗的人,應該聽不懂藤所說的概念!
專業的組裝人員,不是只是一位組裝電腦的機器,
也要去講究一些常人常乎略掉的細節!
所以囉!
既然咱們知道顯示卡熱氣是往側邊排出去,
那機殼的選擇就相當重要了。
像這種情況,
機殼側蓋一定要有網孔幫助排熱。
像藤近年就採用保銳的黑魅騎士機殼,
而且機殼側邊可以加裝小風扇(35元)排出。
如下圖↓GTX1060顯示卡
如下圖GTX970顯示卡↓
如果您挑的機殼是這種封閉型的透側機殼,
選用技嘉系列的GTX970 1060 1070 1080 顯示卡的話...
藤猜側應該會囧很大...
電腦若常故障的話,別太意外哦!
藤老是想不通,幹麻把電腦當悶燒鍋...
如果你已經買的機殼側邊沒有網孔,
別怕,NO 怕...
這是藤一位客戶的天才作法...
在電源供應器方面,電源供應器的風扇一定要朝下,
如果朝上的話,會造成技嘉GTX顯示卡風扇對流的問題。
這個問題,藤在2016/7/26有針對GTX1060顯示卡做測試。
電腦經藤老二的燒機測試,
有發現到在跑太空戰士時,GPU溫度大都在六十多度居多,
這有可能是將炮兒風扇朝上,
影響到GTX1060顯示卡的風扇對流,
所以藤有將電源風扇朝下,同時將側邊風扇移到下方位置,
測試太十四,GPU溫度降到55度左右,待機溫度也低了幾度,
總結,技嘉GTX系列的電競顯示卡,
電源供應器風扇朝下會比較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