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保局改制行政機關,不但4百多位金融雇員轉任公務員引發爭議,原具公務員資格的7百多人若改制行政機關,也爆出嚴重自肥,不但每月薪資維持較一般行政機關同職等多2-3萬元,而且可以改領月退俸,退休領的錢是原本的3-4倍,將讓國庫失血更嚴重,增加財務較金融雇員轉任的50億元更多,因此在勞委會內部引發議論,出現不以為然聲音。
以勞保局經理級為例,光退休金部分,原本一次領約540萬餘元,但若月退,以平均餘命30年計算,至少可領到2235萬元,是原本的4倍之多。若以每人增加千萬元退休金計算,保守估算,國庫將增加70億元負擔。
勞保局改制,因為行政、考試兩院對金融雇員能否「漂白」嚴重對立延宕,但據了解,勞保局改制問題不只4百多位金融雇員是否轉任公務員,7百多位具公務員身分者改制後,可享有「雙重好康」,才是背後更大的利益。
知情人士表示,勞保局因屬事業單位,退休只能領一次金 (最高基數45個),因此數十年來每月薪資一直比行政機關同職等職位高出2-3萬元,藉以吸引人才。但改制後,為了「彌補」改制的不便,不斷向行政院爭取更好福利,最後不但確保所有同仁工作權,可以繼續在行政機關升遷,而且保有原有薪資,享有公務員的子女教育補助、住宅貸款等福利,更重要的是,退休後年資全部轉為月退俸。
據了解,未來勞保局改制後,一律以勞保局職等減4職等掛勾行政機關職等,舉例而言,勞保局經理級為14職等,薪資12萬餘元,未來將等同勞委會10職等專門委員,但勞委會專門委員薪資只有8萬多元,勞保局經理不但不必降薪3萬多元,退休後還可以以該職等計算月退俸。
勞保局未決定改制前,勞保局很多人處心積慮想調往勞委會,但改制決定後,據了解,最近幾年幾乎沒有勞保局人員願意調到勞委會。勞委會內部也出現對於改制後「自肥嚴重」、「人才可能停止流通」批評聲浪,認為兩套標準造就同仁心理不平衡。
最近更有署名「一群勞保局基層員工」發出「這樣的組改,公平正義嗎? 」不平之鳴。文中指出,勞保局60年來以事業單位運作一直相安無事,卻只因為績效獎金引發議論,就被要求比照健保局改制為行政機關,但改制議題只由1/3 高層主管主導,「誤導勞委會長官,壓制基層員工反對聲音圖利自己」,「少數人受益,國庫失血,多數人受害,這樣的改制公平嗎? 」
勞保局澄清:
維持原薪的員工 也放棄一些權利
【記者陳素玲/台北報導】
勞保局副總經理李松林面對批評回應表示,改制後勞保局有兩種選擇,一是維持原薪,二是薪水降至與勞委會同等級;但維持原薪,勞保局員工不能享有生育、子女教育補助,且凍薪的情況會到個人升遷職等、薪資高過原薪為止,其實也放棄一些權利了。
中國時報【蕭博文╱台北報導】
元霖企業的一本內帳,掀起震驚全國台大、師大、政大等三百餘名教授涉嫌詐領研究費案;元霖之所以能「打入」教授群,主要是由業務穿梭北部各大專院校,先靠著向研究助理、系所辦公室推銷文具耗材建立關係,再憑著口耳相傳、一個拉一個,逐漸打進教授圈。
調查指出,元霖位於北市和平東路,以「元霖文具辦公室生活用品」為招牌,資本額僅五百萬元、員工僅十人,除販賣文具、碳粉匣等一般耗材,為迎合涉案教授需求,連液晶電視、LV包也都賣。辦案人員因此戲稱元霖「除了棺材不賣,什麼都賣!」
元霖業務人員充分掌握教授懶得核銷國科會經費的心態,向教授表示只要向他們購買文具,不管什麼發票都能搞定,憑著服務眾多教授的經驗,一定可以開出不被國科會刁難退件的發票,雙方一拍即合,學術弊案也因此越滾越大。
元霖靠著協助教授收集發票辦理核銷,拉攏教授向元霖添購用品。還提供涉案教授存放研究補助費剩餘款的服務,即俗稱的「預放款」,涉案教授便運用預放款託元霖代購洗衣機、電腦等三C用品,要求廠商送貨到府,元霖則從中抽取百分之二的佣金。
導致教授詐領研究費案遍地開花,是因為檢調前年偵辦前中研院生醫所主任蕭雅文詐領補助費案,搜索涉案的元霖企業,當時查扣該公司一本內部帳冊,琳瑯滿目的銷貨單,記載著授購買名牌包、洗衣機等物品,檢調逐一勾稽出涉案教授數百人,其中以台大教授占最多數,依次是台師大及政大。
負責人施揮揚自知理虧且內帳遭扣,相當配合檢調辦案,轉作汙點證人一一指證,並協助檢調逐一解讀內帳,供出學術界長期以假發票報帳的內幕。
再來一篇文章:
唉~ 這就是我們的台灣政府....
沒錢的還是我們這些老百姓,有錢好康的,
都肥在這些人上....
一堆人都為了國民年金或是勞保在煩,
但有些人卻只想爭更多的利益,
難怪現在台灣的亂像就是一堆人都想要考公X員...
擠進去就能得永生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