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接式硬碟㊣新外接式硬碟有Type-A及Type-C介面。外接式硬碟採用UBS 3.0 Type-C線材。這種一體成型的外接式硬碟壞了只能報廢???◢藤小二2019年電腦維修手札◣(2019/8/15)
■藤小二其實近年已經很少在接觸外接式硬碟了,
不過還是常遇到學生或客戶把外接式硬碟拿來要做檢測,囧...
大部份拿來的,都是2.5吋居多,
只要電腦無法正常偵測及讀取的,
藤小二只能請這些客戶將外接式硬碟送原廠處理。
■藤小二之前寫的文章:
外接式硬碟㊣外接硬碟怎麼挑選,廠牌? 保固? 秘辛? 有2.5吋,3.5吋。讓你對外接式硬碟多了解!新外接式硬碟有Type-A及Type-C介面。
■現在2019年比較新的外接式硬碟,
連接電腦的線材有分二種:
1.Type-A (統傳USB介面)
2.Type-C (新式手機介面)
二者傳輸的速度也有不同,
桌上型電腦,很多高中階的主機板已經有內建Type-C埠,
但普遍一般低階主機板還沒有內建,
所以Type-C的還沒普及,就跟DP的螢幕一樣。
所以客戶在購買外接式硬碟時,
新式的外接式硬碟,可能會附的線材:
USB Type-C傳輸線
USB Type-C轉Type-A的傳輸線
建議跟店家確認外接式硬碟的線材是那一種,
免得買回去結果不能使用。
如果是USB介面的,那就沒問題的!
本篇文章重點來了,
早期外接式硬碟,大部份都是採用SATA硬碟接外接盒的模組,
這種的好處可以單獨檢測硬碟及外接盒的故障,
但如果外接式硬碟內部是像下圖一體成型的話,
這種外接式硬碟故障,只能保固內送修,保固外報廢,
若有重要資料要救援,只能花費高額金錢請業者協助資料救援了。
有時真不懂,為什麼原廠要設計這樣的硬碟?
省製作成本? 獨家技術?
現在外接式硬碟及內建式硬碟的故障率其實都滿高的,
所以藤小二個人還是建議做多方式備份,雲端備份,
藤小二自己在用的電腦,
則是用二個HDD硬碟做同步備份,卡安全。
平常小朋友的照片,都是放FB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