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小二組裝手札~目前採用2011腳位規格的電腦,效能一定會很勇猛嗎?
昨天一位朋友拿來一張NOVA規劃的菜單,
規格約為:
I7-3820 2011腳位,一顆9700元
MSI X79A-GD45 主機板,八千多
4G記憶體 四條
OCZ SSD 128G
LITEON 燒錄器,
微星560 GTX SE 顯示卡 (目前約四千)
600瓦電源供應器,不知名機殼
材料費計32000元....
而這位朋友也是幫他友人拿這菜單來給藤鑑定,看藤是否願意接單....
但依藤了解使用者的個性,加上這規格,
藤直接叫朋友拿去給NOVA店家直接組一組了~
偶不想去惹麻煩.....
其實2011腳位的CPU是今年新規格,但價格貴鬆鬆,尢其是主機板,光是這片就要八千多了,
一般1155腳位的主機板也才二三千就夠用,
這根本不符合經濟價值丫~
想當初1136及1156 腳位,當時也是因為新規格,主機板價格偏高,市場接受度不高,
上市約一年多就下課了...。看來2011的也差不多如此。
若是讓我來配的話,大概是I7-3770+三千初的主機板,四千元的顯示卡及16G記憶體為主體,搭配128G SSD+500G硬碟,
價格不用三萬元~而且還多一顆500G硬碟可以存放資料。
晚上就接到朋友的電腦,說使用者用了電腦幾個小時,覺得效果不如預期...反而是我去年幫組的I5 四核心效能還比較好。
128G的SSD也被切成C槽80G,D槽20G左右的空間。
*基本上SSD硬碟不建議去做分割,網路上也是有很多人提出見解
同時使用者其實也會去放影片及相片,這20G 是會不夠用低~
後來的結果咧? 當然是有人被叫去拉正了~
*這台後來是發現顯示卡未安裝驅動程式...@@
所以速度很慢,連開遊戲也會有問題。
至於這店家是那間,藤就不多說了,一樣在二樓。
使用者及他朋友的電腦大部份之前都是請該店家組裝,但只要出了問題,店家若檢查不出原因,
使用者就會托朋友送來換藤來處理.....
然後再來收高額的檢測費.....@@"
果然不出藤所料,這台電腦9/13客戶托朋友請藤做檢測了,
因為玩AION會破圖或是畫面異常....,店家無法找出問題。
三萬多的電腦....。
1.藤也發現所用的XIGMATEK Tauro 系列 600W 80+ 銅牌電源供應器應該推不動要插二組6PIN的微星560 SE 顯示卡,這顆大概二千初,以560等級來說,還是乖乖用三千元等級的來推吧!
一組6PIN電源接顯示卡,用二個SATA電源來給另一組6PIN電源供應器,正解應該是用原生的二組6PIN電源來接即可。
下圖是錯誤的
下面接法才是正確的
2.硬碟及光碟機用同一組SATA線條,應該是用二條不同條的sata線來分化才對。而且SSD也未切齊。只有開啟AHCI是沒效低~
這顆OZC所測的分數果然輸威剛的XPG系列。
3.SPEAK器未插,掉在機殼內部。
基本上這台日後若有問題,藤會建議客戶找原組裝店家做售後維修,因為所用的零件,送修會很麻煩@@
最後再次告知,若電腦使用者玩電腦的需求只是玩遊戲,時間約為12小時內,非長時間掛網者,
請不要用太高階的規格,如I7 的CPU,用I5即可,除非是凱子,
記憶體約8G即剛剛好,16G算緊崩,
除非是有在玩飛行遊戲或是賽車的,才有機會用到I7+32G的規格啦!
不然你會覺得為什麼I7+32G及SSD,用出來的效能反而跟I5+8G+SSD的規格差不多?
這即是組裝的盲點,不是愈高等級,效能就愈好,相對的,在維修檢測上也會更加的麻煩!
規劃一台電腦,可不是那麼簡單低~
用適合的規格,品質優良的廠牌,送修方便,都是必要條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