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小二 2018年 腳傷手札-當腳踝扭到後,到底要怎麼治療比較好? 骨科吃藥+復建? 中醫針灸推拿? 整骨師傅喬骨頭? 結果是喬骨頭的技術有效,最後再靠針炙來改善腳踝內部瘀血!建成中醫 魏儀嘉 醫師針炙!(2018/5/25)
→W10安裝後的設定 | →Google雲端教學 |
藤前陣子打羽毛球,腳步移位不當,造成左腳踝整個扭到,
打了快一年的羽毛球,夜路走多了,終見鬼...
當下是非常疼痛的,
好在隊友們也都有經驗了,
藤立馬躺著,跟球館借來冰袋冰敷,受傷的腳要抬高於心臟,
大概冰了半小時,藤趁還沒嚴重發作,趕緊離場騎車回家。
印像中上次腳扭到,是高中打籃球時,
幾乎很多運動員都常遇到腳扭到的問題,尢其是打羽毛球的更多。
當晚就先冰敷加吃止痛藥來撐。
以往,藤遇到關節疼痛問題,
其實都是去咱們台中三民路的建成中醫,
利用針灸及推拿處理,處理幾次就OK。
但藤怕腳踝可能有骨折,
因為有一位球友前陣子也是扭到,結果骨折,休息了三個月。
於是上網找咱們北屯的骨科診所看診,想要照X光,
但醫師說藤的左腳還可以正常站立,
應該是沒有骨折,所以不用照X光,
如果腳踝有骨折,基本上是無法平站立的。
醫師的處理方式:吃止痛藥,然後六天的復建。
所謂的復建是指:電療、超音波、熱敷,一次五十元。
藤印像中,有一次膝蓋腫,去另一家骨科診所,也是相同的療程。
※關於照X光的問題,如果去大醫院,其實都可以要求照X光的。
所以這幾天白天去復建,晚上自己用軟膏推腳踝,
睡覺時再貼殺龍爬素...
後來在骨科門診復建了五天,藤覺得腳踝沒什麼改善,
也沒有消腫的感覺,走路都一拐一拐的...
有發現一堆老年人都來復建半小時...
老人家是說一次才五十元,弄了之後可以舒服一天。
藤有上網查,有不少人做這種復建了一二個月,
花不少錢在復建,結果沒改善問題,
疼痛的地方還是疼痛。
也有網友也是復建很長時間都沒效果。
所以藤對骨科的復健已經失去信心了。
後來藤媽看不過去了,
今早帶藤去她熟識的整骨師傅看,
你知道的,老年人常熱衷推拿、按摩及整骨,
所以都會有口耳相傳的師傅,
她們常有朋友也是腳踝扭到,目前都固定給這位師傅處理,
而且這種整骨師傅拿手的就是用手拉尾椎骨的技術活...一次1200元。
通常這種整骨師傅大都是私人住家方式在看診的,
師傅的年紀通常都是六七十歲居多,經驗豐富,
而國術館則是有店面空間的,
一般來說,年輕人其實不太會去找整骨或是國術館看診的...
師傅看到藤的腳踝,摸了摸,
直說腳踝的骨頭已經錯位了,
這種再怎麼做西式復建、中式針炙及一般普通柔柔推拿,是沒效果的,
他遇到很多都是這樣的問題,
而且會容易產生後遺症的問題(因為沒處理好),
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頭骨喬回正常的位置!
(喬推方式,文章最下面有類似說明)
當下喬二次,讓骨頭歸位,藤大聲哇哇叫...
這有點像是手臂脫臼,然後喬回來一樣,
喬好之後,敷上師傅獨門藥膏,
說這種再弄幾次就藥到病除了,
不用像西醫骨科那樣治老半天還是沒好。
然後藤有給師傅看下背問題,
告知藤從年輕時就容易有下背酸痛問題,
坐在椅子上一段時間就會不舒服,
目前每一段時間,都要去針炙及推拿才能舒爽,
中醫針炙師及很多位推拿師,
都說藤是因為太過疲勞,所以造成背部肌肉腫帳,所以會酸痛,
所以只能定期做針炙及推拿才行,
所以一直以來,藤都是這樣在保健身體。
師傅摸了摸骨頭,說藤應該是早年有摔到,骨頭有錯位,
若沒有適當的將骨頭喬回來,問題當然是不會改善,
所以也是喬一喬,敷上獨門藥膏,應該就能改善下背痛的問題。
費用部份,一個部位一次300元。
藤處理了二個部位,含藥膏,共650元。
藥膏要貼上二天。
這個價位其實滿平價的,因為一般國術館,弄一次也是三百,
而骨科掛號200元,加上漫長復建費...
中醫針炙加推拿是150元。
說真的,藤從小到大,看過不少中西醫,推拿師,
每個中醫師及西醫師的技術水準差異很大,
能真正對症下藥的,很少。
說也神奇,早上去喬整之後,
腳踝伸展已經不太痛了...
未喬前,還在不良於行...
另外,藤每天會吃一顆日本製的止痛藥,
不吃的話,腳移動時會痛痛!
2018/5/28更新:
5/25早上喬骨及敷藥膏,藤當天晚上先將背部的藥膏拿掉了,才可以順利洗澡。
5/26晚上就將藥膏弄掉。
5/27腳踝骨頭明顯有消腫了許多,只是韌帶還會痛,但走路有比較順了。
5/28回診,師傅說藤應該都沒有適當休息,造成腳踝骨頭有鬆一點,所以再喬一次,哇一次...
背部也有再喬一次。
當天晚上,整個下背酸痛,晚上到半夜都很難睡,有問師傅,這是因為骨頭有整位,
所以初期一二天會酸痛,之後就恢復正常了。藤有上網查,確實如此。
5/29 藤有再去找師傅,因為師傅要出國了,所以跟他拿一份腳及下背的藥膏。
只是藤可能都是用前腳掌在走路,結果大姆指那邊的關節竟然發炎了,整個紅踵。這是痛風的症狀,
當天下午立馬去中國掛風溼科,看來又要繼續養傷中。
當晚就把5/28的藥膏都拆了,可以正常洗澡。
5/30早上,原本扭到的腳踝幾乎都正常了,比較沒有剛開始疼痛的感覺。
如果依照西醫電療大法,藤猜可能要電個一二個月才有可能恢復,
而這次的整骨,大概一個禮拜就恢復正常了,真的是太神奇了傑克。
這邊補充,如果有拿掉藥膏後,可以噴一些消炎的藥,類似肌樂那種,
同時可以吃一般藥局可以買到的止痛藥。晚上睡覺前,
藤有用酸痛軟膏揉筯骨,睡前再貼殺龍趴斯!
6/4有再去給師傅看,他說骨頭已經好的差不多了,但有再輕輕喬一次。
總計給師傅看了四次,喬了三次腳。剩下的就是慢慢恢復。
6/7補充:
藤覺得腳踝目前的情況,已經不用再去整骨了,所以這幾天都直接貼殺龍趴斯,
只是當腳伸展到底時,筯還是會略痛,6/5有去打羽毛球,左腳還不能盡情的跑跳。
所以藤這次即捨棄整骨師傅,後來改去「建成中醫」的魏儀嘉醫師看診,女醫師,
說真的,藤第一次找她治療,後來有上網Google一下,她的評價還不錯。
她說藤目前腳踝骨頭雖然都正常位置了,
但腳踝內部會有很多瘀血,所以才會造成伸展會疼痛,
這種瘀血情況,一般骨科復建是沒效果的,
而一般推拿師用的藥膏主要是舒緩、解除痠痛,
一樣也很難短時間內改善瘀血問題,改善方式,得利用「針炙」。
所以魏醫師幫藤的腳踝針炙九針...
她說要連續幾天都來針,這樣才能很快就會讓腳恢復正常及運動。
另外她有提到大姆指那邊關節發炎問題,
她說這應該是腳踝的血液循環變差,所以造成痛風的併發症,
(所以這並不是藤吃太好的關係)
如果腳踝部份沒有健康的話,藤的關節炎自然就不會消踵,
難怪藤去吃了快二個禮拜治痛風的藥,(抽血尿酸指數為7)
吃西藥效果不明顯,以前大概四五天就消踵了,所以找到主因了,
魏醫師還有幫藤開補腎氣及補肝的中藥,
針炙完,再給推拿師傅推一下腳踝,這樣即是一個療程。
收費:看診100元,推拿50元,中藥20元,共170元...
對於這位魏儀嘉醫師,藤給她極高評價!
總結來說,藤這次腳扭傷,
看了骨科一次(另外五次復建),去私人整骨四次,,
去中國醫師看了風溼科,去一般診所看痛風,
最後再去看了中醫...
我的老天爺...
在這復建這期間,要不定時做腳踝運動!
作法:將腳墊高於心臟,幫助靜脈回流,並將腳底板下壓、上抬、下壓、上抬,以1秒1下的速度每天踩100下,若是有需要的話,每天多做個2至3回也無妨。
功效:腳底板下壓上抬的動作就像是壓下幫浦的手把,將水取出一樣,把腳踝的水腫打回心臟,水腫一消韌帶自然恢復的快。
注意事項:腳板下壓上抬要在不會引起疼痛的範圍內,才能避免過度拉扯,導致韌帶二度損傷。另外,要是不論腳底板踏的範圍多小,都會產生疼痛的話,也可以折衷改為腳指抓握替代。
以上就是藤的腳踝扭到的治療過程,
至於整骨方式是否有效,之後再補充。
藤不是說不相信西式復建方式,而是真的太沒效果,
當然,藤不是說就非常相當推崇整骨整脊,
因為也是有人因為整出問題的。
藤每天都要工作,不可能花太多時間在那邊復建吶...
網路上有醫師說,當腳扭到時,好像是不建議推拿,因為只會讓韌帶更嚴重發炎,
這個部份就見人見智,因為藤之前肌膜炎時,也是針炙+推拿+藥膏方式治好的。
至於這位整骨師傅,藤不方便在網路上透露,
台中市若有網友有需要的話,再隱私留言。
以上藤老二親身經歷,分享給網友參考!
「喬」骨頭擺脫病痛?整脊5問
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04993
西醫的骨科主要以藥物、手術治療骨骼、關節、肌肉問題,而復健科則以物理治療,如冷或熱敷、紅外線、超音波、牽引、運動治療等為主。
至於整脊著重的是「身體結構失衡」,也就是因為骨骼、關節錯位,或肌肉不平衡引起的疾病,如椎間盤突出、坐骨神經痛、脊椎滑脫等,不採取吃藥、打針、手術等方法,而是藉由治療者的手去調整、矯正偏移、不平衡的骨骼關節肌肉,使身體恢復無痛且最大的活動度。
目前,整脊只對於神經骨骼肌肉系統,如急性頸痛(像落枕)、急性下背痛、坐骨神經痛、椎間盤突出、脊椎滑脫、急慢性腰扭傷等問題,有比較好的療效。
延伸文章:
腳踝扭傷的治療與保健
踝關節與膝關節是最容易發生運動傷害的部位,尤其是打籃球,發生踝關節扭傷的頻率最高,所占比例也最大。許多文獻發現,當踝關節扭傷時,肌力會減弱且易再度扭傷,形成慢性不穩定的情況。當踝關節韌帶受傷,不僅關節的穩定性變差,位於韌帶或關節囊中的本體感覺受器也會受損,因而影響神經肌肉控制系統對肌肉協調性的控制,連帶讓關節發生功能性的不穩定,關節及附近軟組織容易產生二度或重複性的傷害,形成惡性循環。若扭傷時沒有適當處理,很可能造成踝關節癒後不穩定的現象,進而形成永久慢性疼痛,且易發生重複性傷害。
一、腳踝外側韌帶最容易扭傷
腳踝的承載面積雖不若膝關節或髂關節那麼大,但同樣需要負擔人體重量。腳踝扭傷雖然常見,幸好大部分的傷害若能在急性期得到適當處理,皆能在休息一段時間後,恢復到受傷前的運動功能。 踝關節的內側與外側都有韌帶包覆連結,以維持穩定,內側由三角韌帶構成,形成比較粗厚的韌帶;外側則由3條韌帶構成,分別是前距腓骨韌帶、跟腓骨韌帶與後距腓骨韌帶。
右足踝外側韌帶
相對於內側韌帶來說,外側韌帶沒有那麼強壯,所以當腳掌向下而踝內翻,就容易傷到踝外側韌帶,造成韌帶的拉扯斷裂。依受傷的難易程度區分,以前距腓韌帶最常受到傷害,其次是跟腓骨韌帶,後距腓骨韌帶則很少因為單純的腳踝扭到而受傷斷裂,除非是受傷嚴重到達踝脫臼的程度。 踝外側韌帶扭傷的分級,可依前拉測試與內翻測試分成3級:
- 第1級:扭傷為前拉及內翻測試均穩定,表示只有前距腓韌帶損傷。
- 第2級:扭傷為前拉測試不穩定,而內翻測試穩定,表示前距腓韌帶斷裂。
- 第3級:扭傷為前拉及內翻測試均不穩定,表示前距腓韌帶完全斷裂且合併跟腓骨韌帶受傷。
前拉測試![]() |
內翻測試![]() |
二、須切實遵循「PRICE」5步驟
腳踝扭傷在急性期的治療,如果沒有合併外露傷口,應先採取保守療法。最重要的是「PRICE」5步驟,詳述如下:
- P(Protection,保護) 受傷的肢體以支架或充氣式護套、石膏包紮保護,以免再受到碰撞,且暫時不宜踏地負重,可持柺杖幫助行走。
- R (Rest,休息) 受傷的踝關節需要充分休息,這時運動員應下場,不可忍痛繼續比賽。
- I(Ice,冰敷) 在踝關節受傷後48小時內,冰敷患部,每次冰敷時間約20分鐘,每次間隔3小時。冰敷可使血管收縮,減少踝關節的腫脹疼痛,復原時間也可縮短。
- C(Compression,彈繃壓迫) 受傷的踝關節以繃帶包紮,以減少出血腫脹,但須注意包紮的力道與鬆緊程度,絕對不可因包紮過緊而影響到下肢的循環。
- E (Elevation,患部抬高) 受傷的肢體應抬高,抬高至心臟部位以上,減少血液循環至受傷處,可改善足踝腫脹的程度。
三、西醫治腳踝扭傷
- 第1度 踝外側韌帶扭傷
- 前24小時:冰敷、休息、抬高
- 第2天:無繼續出血腫脹→熱敷+輕度踝關節活動,每次約20分鐘.,每天1-2次。包紮+腳抬高。
- 第2度 韌帶扭傷
- 護木或塑膠支架固定腳踝成90度姿勢。
- 第3-4天:此時腫脹達到最高峰,不會再擴大,冰敷才可停止,改在溫水裡運動,每天2-3次,直到腫痛消失。
- 使用保護器材來限制踝關節的活動。
- 用拐杖助行,常需6-12週才會痊癒
- 第3度 韌帶扭傷
- 方法一 不開刀。將石膏固定時間延長到6週,拿掉石膏後續用保護器材6週,共計12週。經過一段時間的物理治療,可改善關節活動度及加強肌力,大約在受傷後3-6個月之間,能完全恢復到受傷前的最大強度。缺點:再受傷率高達20-40%。
- 方法二 開刀。因能使受傷的韌帶準確接合,可恢復最大強度及最高的關節穩定性。
- 反覆性扭傷 同一踝關節反覆扭傷幾次,形成慢性的關節不穩定現象。
- 處理方式:首先確定不穩定程度。
- 若症狀輕微:將鞋跟的外側鞋底墊高半公分。
- 若症狀嚴重:此時只有開刀一途,但效果會比急性期就開刀來得差。最好的辦法是預防,也就是正確處理第1次的踝關節急性扭傷。
四、中醫治腳踝扭傷
- 治則 活血化瘀、行氣通絡、消腫止痛。急性期宜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;慢性期宜理筋通絡,滑利關節。
- 主要手法 對於新的踝關節扭傷,宜按揉與推小腿肌肉緊繃處,以及拔伸踝關節(力道輕微)。 搖法:踝關節。擦法:足背。
- 針刺穴道 陽陵泉、陰陵泉、足三里、丘墟、承山、解谿等穴,並照射紅外線。起針後以手法按揉及推小腿肌肉緊繃處、擦足背。米字手法治療(力道加重)。外敷如意金黃散。
- 米字手法 多種手法的共同組合應用,包括關節屈伸法、旋轉搖晃法、拔伸牽引法,是治療急慢性踝關節損傷應施行的手法。以綁鞋帶處的「解谿穴」為手法施力的中點,作足背彎、足底彎、內翻、外翻、旋轉及牽引等6個動作,便能確切掌握踝關節損傷的檢查與治療,也能避免產生踝關節僵硬及活動受限等後遺症。)
五、詳解中醫治療手法
(一)關節屈伸法
針對有關節伸展、屈曲等功能障礙,使關節被動的屈伸。
- 動作要領 一手握患肢遠端,一手固定關節部,緩慢、均勻、持續有力的做被動屈伸動作。屈伸關節時應稍微結合拔伸或按壓力。用力要恰到好處,剛柔相濟。
- 功能主治 對筋絡攣縮、韌帶及肌腱黏連、關節強直,均有舒筋活絡、鬆解黏連的作用。
踝關節屈伸法分解步驟:
1.一手托其踝部,另一手握其足背部,做踝關節屈伸活動。
- 背屈
- 蹠屈(背伸)
2.踝關節內翻與外翻
- 踝關節內翻
- 踝關節外翻
(二)旋轉搖晃法 針對關節旋轉功能障礙,進行被動的旋轉搖晃。
- 動作要領:一手握住關節的近端,另一手握肢體的遠端,來回旋轉及搖晃。此時要按關節活動的範圍來掌握旋轉及搖晃的幅度,動作應輕柔,循序漸進,活動幅度由小到大,以不引起劇痛為原則。
- 功能主治:疏通經絡、滑利關節。
踝關節搖法分解步驟: 病人仰臥,下肢自然伸直,醫者坐其足後側,一手握住患者踝關節,另一手從脛側握住趾部,將踝關節環轉搖動。
踝關節搖法
(三)拔伸法
- 動作要領:以一手或雙手固定肢體或關節的一端,沿肢體縱軸牽拉另一端。
- 功能主治:疏通筋脈、行氣活血。有緩解肌筋痙攣、扭錯,舒筋活絡等作用。
- 使用時機:
- 踝關節強硬,屈伸不利,肌肉痙攣,踝部傷筋痠痛等症。如:踝關節扭傷、踝關節粘連
- 踝關節韌帶受損的診斷
- 筋出槽、骨錯縫的復位
拔伸法
六、如何預防腳踝扭傷?
- 適當器材、鞋子 買鞋子時不要購買太大或太小之球鞋,運動時將鞋帶綁緊避免鞋子掉落。每種運動皆有適合之球鞋,例如:打籃球請著高筒球鞋以保護腳踝。
- 適當的場地 基本上以打籃球為例,像木質地板假如缺乏保養,那木板幾乎就像「溜冰場」一樣滑溜;再則是PU塑膠場地,假如年歲久遠,或者雨水過後,這種塑膠場地也是容易讓人滑倒或扭傷;還有是戶外塑膠場地,總是「砂石」許多,因此,就算穿著新球鞋、鞋底完美無缺,都還是難以急停的滑。在那裡打球,當然容易扭傷;為此,避免到這種地方打球是預防扭傷的重點。
- 貼紮或穿著護踝用品 基本上,像我們看到美國職棒大聯盟裡的王建民,以一個棒球投手都要做好貼紮,然後才去從事訓練或比賽;回過頭來看看我們打籃球的人,不論是比賽級選手,或者一般的籃球族皆然,除了穿著長筒球鞋之外,還會在另外綁上護具。
- 充分的運動或訓練 腳踝肌力強化與否,和腳踝扭傷有絕對關係,建議一般民眾可以利用跑步,可以強化你的腳踝肌力。
- 適可而止 一是適當的運動量,二是適當的休息,三是適當的營養,四是適當的準備運動,五是適當的觀察與檢查等。
七、腳踝扭傷後的應注意事項
- 受傷兩天內可持續冰敷,以冰敷20分鐘休息20分鐘的方式交替進行。
- 兩天後可以開始熱敷
- 休息或睡覺時,受傷的腳用枕頭墊高,以減少足背腫痛。
- 多休息少走動以免症狀惡化,疼痛會慢慢減輕,如果疼痛加劇應立即回院檢查。
- 可使用拐杖,使受傷的關節獲得充分休息
- 使用彈繃時,若覺得患肢麻痛不適,請將彈繃鬆開,重新包紮。
- 如有服用肌肉鬆弛劑,應避免開車、騎車及做精細工作,以免發生危險
- 定期回門診追蹤治療
【撰文/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傷科 劉學融醫師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