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小二電腦修配坊 電腦組裝手札-關於2017年的電腦,記憶體容量是要用4G 還是 8G ??? 藤建議直接配置8G最好!配4G的,用到後面老是嫌慢丫!(2017/6/16)
→W10安裝後的設定 | →Google雲端教學 | →SyncBack自動備份 |
本篇文章納進:
藤老二曰:
還記得十年前,當時系統以XP為主流,
記憶體容量普遍是用512M或1GB容量居多。
曾幾何時,當年1GB DDR2的記憶體,價格可以貴到1600元。
當時的遊戲及文書需求,1GB算非常足用的,
接下來的幾年,1GB+1GB 雙通道則是必備的法則。
很快的,咱們老了十歲後的2017年,近年,
直接出產16GB一條的都有,嘖嘖嘖!
很多不懂電腦的客戶常問藤老二,
為什麼現在新組裝的電腦,都要配置到8G,而不配4G,
以前電腦不都是用4G就夠了嗎?
藤只好寫這篇文章來做解釋,減少口水輸出!
在100年前後期,也就是Intel 1155腳位時,
當時組裝的主流是4G記憶體容量,
文書及遊戲階適用。
後來容量的演變則是4G+4G→8G→8G+8G→16G→16G+16G
為什麼記憶體使用的容量需求會愈來愈大?
1.現在的各種程式版本一直升級,系統需求升級,遊戲需求升級
2.眾瀏覽器吃愈來愈多的資源,網頁遊戲愈來愈多。
另外,藤在100年之後所組裝的電腦,記憶體是用4G容量,
但近年,很多客戶反應電腦速度愈來愈慢,容易LAG,
經採用"AIDA64"程式測試結果(檢測記憶體使用情況)
原來是4G記憶體容量已不敷使用,使用率幾乎是100%,
所以就會讓電腦變的卡頓,
此時只能再加裝一條4G記憶體來改善,效果明顯。
因此,藤在1150腳位開始的組裝(2013年)
記憶體幾乎都是直接配置8G容量居多,
直到現在,8G記憶體都夠他們使用,
反倒是當年配4G的,近年也是升級重點之一。
通常裝4G容量的使用者,
也是最常抱怨電腦速度不夠的人。
所以如果您現在要組新電腦,
預算不多,偏向文書使用者,
那可以先採用4G容量即可,
如果預算有夠的話,建議直上8G容量比較好。
4G與8G的價差約800元,
但電腦是長期要使用的,要用爽的,就不要去省那個錢,
用在當下,即時行樂,不是更好?
※如果有在用模擬器掛多視窗的,二個視窗選8G,三視窗以上,建議配到16G!
所以如果你的電腦思維還停留在以前4G容量的話,
那麼看完藤上面的解析,應該就會懂了。
至於記憶體廠牌嘛...
藤只推薦採用創見、威剛、金士頓等三大廠牌,
美光極不建議就是了!
藤有客戶是X光內部工程師...他也是不建議用的。
※廠牌為主,顆粒為輔
有遇過客戶問說,記憶體不容易壞,
用便宜的廠牌就好。
其實這觀念是錯的!
因為採用什麼廠牌記憶體,除了觀感要考慮到之外,
送修的便利性也是要考慮到的,
甚至,好的體質,也能讓電腦穩一點,
不然三不五時就要清潔才有畫面,
你不煩,藤可是會煩!
還有,如果藤採用"美光"產品,
你覺得對的起「藤牌電腦」嗎?
那跟一般組裝店家有什麼二樣?